误区分享:非正常的风险不可控?——先找到风险产生的原因
误区分享:非正常的风险不可控?——先找到风险产生的原因
专利申请被下非正常,申请人被代理机构告知:“这个确实没办法, 机率事件,不可控。”
但真的是这样吗?
并非如此,非正常的风险并不是不可控。关键是要知道和分析产生风险的各种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在递交前做好评估和处理。
PART1 哪些行为会非正常
在实务中,专利申请被认定为非正常的可能性有很多,而大部分申请被非正常的理由集中在其中几个。具体的,我们从申请文件和申请人这两个角度来谈谈。
从申请文件角度
- #技术改进不合理#
指为了让专利申请具备创造性,故意堆砌现有技术特征,或者以复杂技术解决简单问题,但实际上没有技术改进。
- #随机拼凑#
指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是用计算机程序随机、无序生成,没有科研人员实际参与,不是真实的创新活动;
- #重复申请#
指先后、同时以不同专利申请明显相同的发明创造(一案双申除外);
- #技术伪造#
指申请专利的技术方案、实验数据、技术效果等是伪造的;
从申请人角度:
- #研发不匹配#
指发明创造与申请人的实际研发能力、资源条件明显不匹配;
- #异常提交#
指申请人将与特定单位、个人或地址关联的多件专利申请分散、先后或异地提交;
- #恶意倒卖与虚假变更#
指不以正当目的倒买倒卖专利申请权或专利权,或者虚假变更发明人、设计人。
如果想知道关于更多可能被非正常的行为,可以点击以下文章查看《什么是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业内都怕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到底是什么?——小心你的行为可能被非正常!》。
PART2 如何避免这些风险
申请人想避免非正常风险不是不可能,关键是要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在递交前做好评估和处理。
在实务中,对于因为申请文件原因被非正常的,大多数是因为#技术改进不合理#;对于因为申请人原因被非正常的,多是因为#研发不匹配# 。
对于其他原因,只要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是申请人自己研发的真实方案,也没有恶意倒卖、重复申请的行为,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
对于#技术改进不合理#、#研发不匹配#引起的非正常风险,我们也是有办法提前预估和避免的。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质疑:“技术改进的问题怎么可能提前防范?况且,研发能力也不是一朝就能提升的!”
别急,看完下文,你就明白了。
怎么避免 #技术改进不合理# 风险
前面我们说过,技术改进不合理有两种情况,一是压根儿没有技术改进,例如只堆砌现有技术;二是技术改进不符合常理,例如以复杂方案实现简单功能。
其实,要规避这一风险,归根结底是要保证专利申请有足够且合理的创造性。
那么,要怎么保证创造性呢?
进行提交前的创造性评估,并根据结果进行创造性强化。
又如何保证创造性合理呢?
创造性强化一定要“遵循”方案本身,更具体的,从原方案存在的技术问题出发,挖掘合理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方案。
关于创造性评估的具体措施,可以点击文章《专利申请前怎么评估技术方案的新创性?——让你的申请具有更高的成功率》查看。关于创造性强化的具体措施,可以点击文章《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新创性不够,怎么办?——揭秘最有效的应对方法》查看。
怎么避免 #研发不匹配# 风险
研发不匹配也有两种情况,一是申请人的研发实力不足,二是提交的申请与申请人的技术资源、实力不匹配。
对于前者,虽然提升研发实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减少审查部门对申请人研发实力的质疑。例如,可以通过增加社保缴纳人数来体现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可以通过网站建设、技术宣传、相关资质的获取来提高企业的软实力,可以将个人的申请委托给企业代为申请,以避免审查部门质疑个人的研发能力。
对于后者,我们提交的专利申请主题要符合主营业务,避免提交超出经营范围和当前实力的专利申请,并且要避免批量提交跨领域的专利申请。
关于避免研发不匹配的具体措施,可以点击文章《如何塑造申请人,防止被认定为非正常:从申请人角度,如何防止被认定为非正常专利?——研发匹配是关键》查看。
更多的话
在很多时候,非正常的风险都是可以提前控制的。关键在于对可能引起非正常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在申请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虽然实务中确实有一定的不可控因素,我们也见过不少被误伤的例子,有的甚至还是所在行业颇有影响的企业,但是,遵循上述做法,依然能够大大降低专利被非正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