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底书真的需要吗? ——应该打个问号的专利代理服务模式
交底书真的需要吗? ——应该打个问号的专利代理服务模式
发明人提供交底书几乎已经成为了专利申请前的必备操作。
行业内对此似乎也达成了共识:企业通常在准备好交底书后,才开始通知代理机构启动专利申请,而代理机构为了将技术了解清楚,有时还需要再约发明人访谈。
大家普遍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后续的撰写工作会更加顺畅。
但是,是否真的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快捷高效?也许,我们该重新审视这个固有观念。
传统专利代理服务模式有什么局限?
首先,时间问题是绕不开的。
发明人作为技术开发和产品优化的核心人物,通常日程被各种项目和任务填满。
而且,要他们从产品的开发技术转换到交底书,并不容易。对他们而言,做几组实验,写几段代码可能来的更容易。
很多发明人不清楚如何写交底,写出来的交底代理人会看不懂,不知所云,甚至对访谈没有任何基础意义,这样的交底书其实可有可无。
在企业内部,专利管理者需要推动研发团队完成从技术开发到撰写交底书的过程。这个过程常常因为管理流程的复杂性而变得漫长。
更何况,即使发明人完成了交底书,将交底书提交到代理机构手上也不简单。有些企业的技术资料不能随意外发,可能要审核、加密等等。
整个过程回顾下来,交底书成了耗费时间的最大“绊脚石”。那么,它真的必要吗?
开创性服务模式该如何去掉交底书?
答案是——可以依靠访谈代替交底书。
当企业有了初步的技术思路,或者认为产品研发已经达到了可以申请专利的阶段,不必费时费力去写交底书,而是可以立即联系专利代理机构,迅速开始技术访谈。通过访谈,代理机构可以即刻了解发明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点。
但是,不要交底书的意思,并不是说不提供任何书面资料,只是不用另外再系统地专门写交底书。在访谈前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料,比如,产品介绍资料、图纸等,这些也能让代理人初步了解产品技术。
此外,结合访谈,发明人后续可以再补充必要的、针对性的技术资料。
开创性服务模式有什么优势?
首先,流程很简单。约个时间,访谈就行。
其次,发明人毫无压力。访谈是代理机构引导发明人陈述自己的技术,代理机构针对不清楚的问题详细追问。发明人无需绞尽脑汁去想该怎么写、怎么说,才能阐述出能申请专利的技术内容。
这一点,对发明人非常友好。
更为重要的是,整个过程更高效。不会因为发明人不熟悉交底书的要求,在一些专利申请无关紧要的技术上花太多时间。
开创性模式对代理机构有什么要求?
“无交底访谈”模式需要代理机构具备技术硬实力。
代理人需要在没有交底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访谈获取关键信息,将技术内容访谈到能够准确地撰写专利申请的程度,这很考验代理人的技术硬实力。
即使有交底,真正高质量的技术访谈也并不是问问题、答问题这么简单。在发明人回答过程中,需要捕捉新的问题或者新的信息,来推进后续访谈。
没有交底的访谈更是如此,如何引导发明人能够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的技术、如何引导发明人谈论的技术是在”点“上的,这都是对代理人很大的考验。其实更难的是,需要以代理人为主导,带着发明人围绕发明点展开挖掘。
无交底的访谈,一方面,对代理人专业技术功底要求很高,同时,还需要具备专利经验,能够挖掘到对专利审查、专利保护真正有意义的技术点。
结语
现在,你还觉得交底是申请专利的必需品吗?
如果你合作的代理机构足够专业,不妨放下这样的固有观念,尝试使用直接访谈来这一更高效的推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