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利申请想快速授权,有哪些答复技巧?——揭秘如何缩短答复周期
中国专利申请想快速授权,有哪些答复技巧?——揭秘如何缩短答复周期
前言
尽快拿到发明授权是大多数申请人的一致追求目标。如果被问到:“如何快速获取发明授权呢?”,可能大多数人会回答“把专利申请书写好不就行了”。
实际上,仅仅写好申请书可能仍然是“显得不够专业”。
当然,根据新创性足够的发明方案把控申请书撰写质量,是保证发明专利快速授权的基础,但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答复也是不容忽视的有效手段之一。
那么如何通过答复做到快速授权呢?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尽快获取发明授权,从答复结合撰写的角度进行阐述,以帮助读者全面深入了解快速授权相关的答复技巧。
一、中国专利答复的特色
在讨论答复技巧前,我们要先了解下中国专利答复的特色。“对症下药”是做好专利快速授权的绝招之一。
根据笔者多年的专利代理经验,中国专利答复往往具有以下特点:审查员针对独权会进行比较全面的检索评估,然而对于从权却不一定会全面检索。对于一些技术特征,包括独权里相对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区别技术特征以及从权里的技术特征,审查员在审查意见里,很可能会以属于常规技术手段、容易想到等理由,否定其创造性。
那么针对以上特点,出于快速授权的考虑,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答复呢?
二、预判审查意见来制定答复策略
当然,我们无法做到“未卜先知”,可以预知审查员会给出什么样的审查意见。
但是,可以通过预判可能的审查意见,进而提前规划答复策略。这就像是在下棋时根据我方棋子布局,预判对手可能的落子位置。
例如,在撰写阶段,可以提前评估OA1可能的审查意见并做好应对策略;在OA1答复时,可以提前评估OA2可能的审查意见并做好应对策略。
通过预判审查意见并提前进行答复规划布局,可以避免被动答复时的“见招拆招”,做到“料敌先知”,从而缩短专利审查周期。
在进行答复规划布局时,笔者建议优先考虑在权要中新增技术特征而不是执着抗辩,这是为什么呢?理由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
理由1 执着抗辩不如上提特征
某些申请人可能认为,审查员的审查意见漏洞很大,我们通过反复“以理服人”,就可以说服审查员尽快获取授权。事实是这样吗?
可能适得其反,如果坚持抗辩而不是附带上提充分的技术特征到权利要求中的话,审查员很有可能会更加详细地进行审查,导致其检索到更为有力的证据进而下发驳回通知。最后,你可能拿到的是“最佳辩手”而不是专利授权。
因此,可以将答复重点放到上提至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上。
例如,如前所述,可以在撰写阶段就确定好若干创造性比较强的技术特征,用于补充进权利要求中,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审查员面对众多新增技术特征,可能因为审查时“力不从心”而下发授权通知书。
当然,如果仍然想要一件保护范围更好的专利权,也是有解决办法的。后续可以通过分案来申请一件保护范围更大的专利,并争取授权。因为你已经有了授权的母案,分案答复时完全可以从容应对。
此外,如果在第一次答复时就选择“以理服人”而不考虑新增有力的技术特征,则可能存在被直接驳回的风险,导致“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那么如何规避这种风险呢?
理由2 答复考虑满足听证原则
为了避免被直接驳回,在答复时,可以优先考虑从说明书中上提技术特征至独立权利要求中,以满足听证原则。否则,被驳回后提起复审流程会让整个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变得更长。
专利审查中的听证原则是什么呢?
原来这个是来自审查指南的规定:在实质审查过程中,审查员在作出驳回决定之前,应当给申请人提供至少一次针对驳回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证据陈述意见和 / 或修改申请文件的机会,即审查员作出驳回决定时,驳回所依据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在之前的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已经告知过申请人。
因此,出于答复需求的考虑,结合上文所说的预判审查意见,可以在撰写阶段尽量做好从说明书一次甚至多次上提技术特征的准备,避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样,审查员在审查后就必须继续下发审查意见通知书而不是直接驳回了,就给了我们后续“扭转局势”获取授权的空间。
那么有人还会问:所有答复都要优先考虑从说明书中上提特征吗?
一般来说,在第一次答复时应该尽量从说明书上提审查员没有给出审查意见的特征;在后续第2次乃至第N次答复时,可以结合技术特征本身对权利要求的创造性贡献以及保护范围限制,酌情发挥。
但是发挥也要是有限度的,避免因为新增过多不必要特征导致“弄巧成拙”,引起审查员反感无法快速获取授权。
三、总结
总之,为了快速授权,好的技术方案是基础,充分专业的申请书撰写是后盾,有效的答复技巧则是不可或缺的利器。
收到审查意见并不可怕,胡乱答复才是让人“头大”。
在重视撰写质量的同时,也要提前做好后续答复策略布局,从而可以通过有限次数甚至一次答复尽快获取专利授权,缩短专利授权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