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机构的风险代理、非风险代理,到底该怎么选?——“不过包退”的风险代理,真的零风险?
专利代理机构的风险代理、非风险代理,到底该怎么选?——“不过包退”的风险代理,真的零风险?
申请专利时,一些专利代理机构会提供“风险代理”和“非风险代理”两种服务模式供IPR和申请人选择。
这两种模式有什么不同?到底该怎么做选择?
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本文逐一为您分析。
01 什么是风险代理?
风险代理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不授权,则退费。
具体的操作模式是:申请人委托代理机构申请专利,如果该申请最终没有拿到授权,代理机构会退还该申请的相关费用。
如此一来,专利代理机构会承担“0收入”风险。
而申请人申请专利就有两种结果,要么拿到授权,要么没拿到授权但拿回了退费,避免了“案财两失”的情况出现。
这跟大众熟知的“打赢官司再付律师费”很像。不同的是,专利风险代理通常是先付钱,不成功再退费。
那么问题来了:“风险代理会退还哪些费用呢?”
实务中,大多数代理机构会退还由机构收取的全部或部分服务费,也有少数代理机构会连同国知局收取的官费一起退还。具体退还哪些费用,需要向合作的代理机构了解清楚。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好奇:“专利授权率达到100%是不可能的,那代理机构怎么能盈利呢?”
风险代理背后的真正逻辑
其实风险代理也可以细分为两种类型,本文我们暂且命名为一类风险代理和二类风险代理。
一类风险代理模式的盈利方式可以参考保险的运作模式:依靠大规模申请的整体平衡来获利。只要每个申请的成本得到妥善控制,使得授权案件的利润可以覆盖未授权案件的退费,那么即便出现退款,也仍能确保机构整体盈利。
这类风险代理模式在市面上是最常见的。
一类风险代理模式下,代理机构的处理方式通常是客户给什么写什么,即直接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技术资料(交底书)撰写专利申请书。
所以,一类风险代理模式实际上是在赌授权概率。
而二类风险代理模式的盈利方式则不同。代理机构会通过承担更大的成本,提高单个案子的授权概率,来保证一个不错的授权率,从而保证盈利。
在二类风险代理模式下,代理机构会对客户提供的技术方案(交底书)进行评估,判断申请是否有授权风险,并针对风险做进一步的挖掘、优化和补充,提高申请的授权成功率。
但实务中能够提供二类风险代理的代理机构不多,因为这种方式会增加服务机构的前期投入和成本,对服务机构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在往期文章中我们说过《误区:专利能风险代理,授权就十拿九稳 ——风险代理背后的操作逻辑》,一类风险代理模式下,专利授权延误或失败的风险并未减少,减少的只是在授权前景不明朗时的直接经济损失。如果部分申请未能及时获得授权,申请人后续的计划,比如融资、投标、产品推广等,可能会受影响。
对于申请人而言,比起单纯财务保障的一类风险代理,注重提高单个案子授权概率的二类风险代理更为稳妥和可靠。
02 什么是非风险代理?
与风险代理模式相对的就是非风险代理(也叫一般代理)。
非风险代理是实务中最常见的委托模式:也就是,无论专利最终是否被授权,所有费用均不退还。
其实,不同代理机构提供的非风险代理的质量和价格也参差不齐。
有些代理机构的撰写团队经验丰富,能为申请人提供较高质量的专利申请。相应地,其收费也会更高,基本在10000元以上。
而一些小型代理机构可能缺乏足够的经验,提供的专利申请质量较低,收费也更便宜,甚至低于5000元。
03 两种代理模式有什么区别?
对于申请人来说,主要区别有两点。
一是费用不同。
一般而言,风险代理的服务费更贵。
实务中,以一件普通国内专利申请为例,风险代理的打包价几乎是非风险代理的两倍。
二是损失风险不同。
虽然风险代理需要预支付的服务费更贵,但如果专利最终没有授权,申请人是可以拿回服务费甚至官费的。
而非风险代理则可能会面临“案财两失”的情况。
04 两种代理模式如何选择?
了解了两种模式的区别后,在选择上,费用和风险如何平衡成了一个难题。
在此,笔者为大家总结了“三看原则”来帮助大家选择。
一看专利目标
看专利目标就是看企业申请专利到底为了保护创新还是快速授权?
我们曾在往期文章中为大家介绍过企业专利工作的三大目标,如需了解,可以点击查看:《企业专利工作的目标有哪些?——提前弄懂三大目标,更快上手专利管理》。
非风险代理模式下,代理机构不需要承担专利未授权的直接经济风险,因此通常会更加注重申请文件的质量。比如争取尽可能大的保护范围,这恰好与保护型专利的特点不谋而合。
风险代理模式因其“不授权则退费”的承诺,会激励代理机构尽快争取授权,可能会牺牲专利的质量,比如缩小保护范围。
如果是为了保护创新,那么专利对质量的要求比较高,此时走非风险代理会更合适。
如果是快速授权,选择风险代理可以避免”案财两失“。
当然,如果想让授权之路更顺利,还需搞清楚风险代理背后的逻辑,即代理机构提供的到底是一类风险代理还是二类风险代理。
二看资金预算
看资金预算,就是看哪种模式更省钱。
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当然两种模式可以自由选择,此时企业更关注的应该是专利目标。
而在预算不那么充足的情况下,选择风险代理可能更省钱。因为风险代理存在“退费保障”,申请者万一没拿到授权,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损失,达到省钱的效果。
三看专利计划
如果企业只是打算申请少量专利(比如几件),且希望基本拿到授权,那么建议走风险代理,并且最好选择提供二类风险代理模式的机构。
因为在数量较少的情况下,确保所有申请都拿到授权才是核心。
如果企业计划申请一批专利,且希望有一定的授权率,那么更建议走非风险代理。
因为这么多提案可以让你有足够的底气去赌概率。
更多的话
虽然看似“风险代理”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但背后也伴随着专利质量以及授权成功率的权衡。因此,两种代理模式到底该怎么选,需要IPR和申请人综合资金预算、专利目标和专利计划进行综合考量。